幸福大庆人儿 ,人人奔八十!

2014-11-28 10:27 来源未知 

文章导读: 大庆全市常住人口10年增寿近5岁,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6岁,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。市民延年益寿,既是市委市政府最核心的民生工程,也是大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的反映!...

  大庆全市常住人口10年增寿近5岁,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6岁,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。

  市民延年益寿,既是市委市政府最核心的民生工程,也是大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的反映!

  长寿是千古人生追求,现代百姓生活头等大事!让市民延年益寿,是政府最核心的民生。

  76.13岁,这是2010年大庆人均预期寿命,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.3岁、全省平均水平0.15岁,接近省份排名第十位。而且从2000到2010,10年间大庆人均增寿近5岁,增幅较大。

  专家据此分析,经过4年来大庆经济社会发展的“黄金季”,大庆更加宜居宜业,人均预期寿命还会更高些,堪称“长寿之乡”。长寿是人生第一幸福,《大庆幸福谣》能够如火如荼地唱响,与此也大有关系。

  500年前,书画家唐伯虎曾沾沾自喜:“人生七十古稀,我今七十为奇。”如果他活在当代,一定会由衷赞叹,“人生七十不稀奇,大庆人人奔八十”。佐证数据是,截至11月14日,大庆超过70岁的有177041人,平均16人中就有一位,真正印证了大庆市委市政府那句话,“建设宜居宜业城市,让铁人后代多活二十年”!

  人口寿命是一个社会或地区的经济条件、医疗水平、生活品质、环境生态、社会治安等综合要素决定的,大庆人均预期寿命较高,足见市委市政府10年来潜心治理,增进了市民福祉,让市民延年益寿了。

  11月12日,一份大庆人均预期寿命的分析报告,摆在市统计局局长雷佳斯面前。这份报告9月份正式出炉,尽管超过预期很久,但是仍让他欣慰不已。

  因为,这是大庆统计部门有史以来,第一份足够权威的人均预期寿命报告,甚至承载着2万多人的辛勤付出,相关人员历时2年的细致研究。

  2010年11月1日,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开始,大庆2万名普查员入户,对全市290万常住人口进行基础资料登记。之后向国家上报,每一张普查表都要经过4级人工验收、5级电脑排查,直到2012年结束。

  期间,相关人员发现人口寿命变化较大,于是在省统计局的支持下,市统计局开始系统研究。一次人均预期寿命研究需要半年以上,可是这次,要同时研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,加之技术原因和国家相关规定,直到今年9月才告竣。

  市统计局调查支队副支队长刘俊峰说,这次采用的是国家最新计算方法与参数,经过一系列复杂运算,最后才得出人均预期寿命,过程非常繁琐,但是科学严谨,具有权威性。

  大庆常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四大趋势

  研究结果出来后,市统计局进行了一番比对,总结出10年间大庆人均预期寿命四大变化趋势。

  1.增幅较大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.3岁

  2000年,大庆常住人口257万,人均预期寿命71.21岁;2010年,大庆常住人口290万,人均预期寿命76.13岁。10年间,人均增寿4.92岁,增幅较大。

  与2010年人均预期寿命相比,大庆比全省高0.15岁,比全国高1.3岁,其中男性高1.16岁、女性高1.66岁;在全国省份排名中,接近第十位吉林省平均水平。

  记者查找相关资料发现,2011年,世界高收入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80岁,中高收入国家74岁。对比来看,大庆刚出中高收入国家水平。

  海南省一直是长寿大省,2010年人均预期寿命76.3岁,澄迈县2011年以75.3岁入列全国“长寿之乡”。仅对比这两个数字,大庆或许也可以称为“长寿之乡”。

  2.越来越长寿,70岁以上人口增幅超过20%

  在计算时,统计部门将人口按10岁到90岁以上分为9组,结果显示,年龄越大的人越高寿,增幅越大,尤其是70岁以上老年人口,增幅超过20%。

  比如,一个70岁的老年人,按2000年水平,正常还能多活10.79岁,而按2010年水平,正常则能多活13.15岁,增幅21.9%。

  大庆人均增寿,而且幅度较大,还体现在老年人口数量上。据市公安局数据,全市70岁以上常住人口,2000年63319人,2010年124469人,目前177041人。

  3.性别差距拉大,女性高于男性5.49岁

  10年间,大庆男女人均预期寿命都有提高,但是女性高于男性,差距呈扩大趋势。

  体现在数字上,男性2010年73.54岁,提高4.49岁;女性2010年79.03岁,提高5.3岁。2000年时,女性比男性高4.68岁,2010年高5.49岁。

  专家认为,女性人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,首先是男女性别差异造成的,其次是社会压力不同,同时一些男性生活方式不好,比如嗜烟嗜酒。据称,抽烟者寿命会缩短15—20年。

  4.城里人更长寿,比乡村高出8.05岁

  一般人都会觉得,农村人比城里人长寿,事实上并不是全是这样。比如这次计算,2010年时,大庆城镇人均预期寿命81.5岁,比乡村高8.05岁。而且过去10年,城乡人均预期寿命差距拉大0.52岁。

 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,尽管乡村富裕了,医疗水平整体提升,但是与城市相比,还是要逊色一些。这也在侧面说明,为什么“城市让生活更美好”,为什么大庆近年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、普惠化。

  解读大庆“长寿点”

  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基本判断:“人的健康长寿15%取决于遗传,10%取决于社会条件,8%取决于医疗条件,7%取决于自然环境,60%取决于其生活方式。”

  由此可见,除去自然环境和个体差异,人均增寿的关键是社会环境、经济建设、医疗卫生等社会综合因素。而大庆10年间人均增寿近5岁,是“大民生”格局构建、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催开了这朵“幸福花”。

  1.生活水平连上台阶,社会保障更加托底

  日子富裕了,兜里有钱了,生活质量高了,小病小灾难不倒,自然会健康长寿。10年间,大庆地方经济总量从2000亿翻番到4000亿元,极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,重大变化体现在“一高一低”。

  “高”即收入高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9090元、2010年20016元、2013年28500元;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,也在2013年达到13220元,提前达到全面小康标准。

  “低”即低保等社会保障托底。在全省率先实行全民医保;在东三省率先实行新农合,参保基本实现全覆盖;在全国率先建立城市“十位一体”、农村“六位一体”综合救助体系;市区最低工资、城乡低保标准保持全省最高……“小病挺,大病靠,为省钱自买药”时代一去不返。

  2.病有良医能诊治,重大疾病提前防

  阿斯匹林——这颗白色圆形药片,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明,在人类健康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。这说明,医疗水平高低常常能左右人的寿命长短。

  市卫生局副局长李敬彬说,10年间,大庆新增市妇女儿童医院、市中医院、油田总医院三部,扩建新建各县区医院,全面建成485个村卫生所,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;建成5所三甲医院、4所国家省级专科,医疗水平步入全省前列,并与全国名院实现“远程会诊”,两年来近600名全国名医来庆坐诊……

  实现“病有良医”同时,大庆加大疾病防控力度,尽最大努力让百姓不得病、少得病、迟得病,表现是32个社区建成“健康小屋”,65岁老人免费体检,制作“疾病谱” 进行针对性干预(目前排在前三的致死因素依次是肿瘤、脑血管、心脏病)……大庆基本步入“小病不出乡镇、大病不出县区、疑难重症不出市”时代。

  3.饮水安全关乎寿,大庆水质超国标

  水是生命之源——据统计,全世界大约80%的疾病是饮水卫生不良导致的,饮水安全对健康长寿至关重要。

  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史晓东说,大庆饮水质量超过国标,油田供水系统3年来投资11亿元,改造水厂工艺,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8%,超过国家要求的95%。东城水厂一期投资3亿多,水质综合合格率也超过国标3个百分点,在建的二期投资6亿多,加膜处理后,水质还会更好。

  “问君哪得清如许,惟有源头活水来”,除了源头提高饮水工艺,为防治输送途中二次污染,全市每年进行两次管网清理消毒,并适时进行整体改造,解决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史晓东认为,与市场上常见的矿泉水、纯净水、矿物质水相比较,大庆的自来水会更优质。

  4.空气清新延年寿,生态环境整体优

  正常人每天要吸入18千克空气,它无形无色,却珍贵异常,再有钱也买不来带不走。世卫组织2012年报告显示,空气污染约导致全球370万人过早死亡,“长寿之乡”大多是空气优良。

  如此看来,大庆人是幸运的,一年有350天左右能呼吸到清新空气,堪比海南和三亚。空气是生态优良的最直接体现,自2001年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那天起,大庆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念比以往更加强烈。

  10年来,持续实施植树、复草、治水、净气、降噪“五大工程”, 坚持推进百个天然湖泊治理、百里森林屏障建设、百个生态公园建设、百里绿色长廊打造“四百”工程,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达90%以上,生态园89个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.3%,节能、绿色产业项目增速超20%……

  2011年,大庆以全国地级城市前三名的成绩,再次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验收,开始向国家园林城市迈进。曾经是典型的工矿型城市,30年后跨越成现代都市,如今变得宜居宜业。

  5.心情愉快全身顺,人人都唱幸福谣

  按中医理论,“喜伤心、怒伤肝、思伤脾、忧伤肺、恐伤肾”,过度情绪消极容易折寿,保持乐观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。

  “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,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,如忧虑、惧怕、贪求、怯懦、嫉妒和憎恨等。”这是著名医学哲学家胡天兰德的名言。美容师们也都说,全世界最好的美容药是快乐,一个人保持心情愉快,才会显得年青,皮肤也才会好。

  “人心和善、家庭和睦、人际和顺、社会和谐、生态和美”,大庆着力构建“五和”社会,就是为了百姓幸福安康,延年益寿。如今,从学校到乡村,从商场到广场,城市各个角落,总有人高兴地唱响《大庆幸福谣》。“一笑失百忧”,有人因此说,“幸福谣就是宽心谣”。

  如今,大庆歌剧院、博物馆、体育馆、奥体中心、图书馆等大型文化场馆,城乡有近500个广场和沿湖休闲场地, “大庆之冬”“激情之夏”等文体活动,让人们有场所、有载体进行全民健身娱乐。花样年华舞蹈队队长孙阿姨,今年60岁,因为坚持跳舞,长年都不感冒,身体倍儿棒,看上起特年轻,“还能多活20年!”她高兴地说。

  6.教育优质重保健,平安大庆和谐多

  在人类历史上,对寿命影响最大的三大杀手,分别是战乱、饥荒和疾病。由此推测,社会和谐安定的国家或地区,人口寿命会相对高一些,因此,大庆人均预期寿命较高,也离不开“平安大庆”建设。

  10年间,大庆120急救车走上街头,城市应急指挥中心不放过市区每一个角落,食品、药品、建筑市场、交通等“八大领域”持续监管,市民安全感指数高达98%以上。社会和谐安定,居民才能安居乐业,安居乐业就会生发出幸福感,就会健康长寿。

  另据调查,2010年,大庆每万人口中拥有大学程度人数为34.7人,10年间增长2.4倍。分析认为,一个人的社会教育水平越高,越重视健康,越在意养生保健,从而对全社会长寿起到引导作用。

  7. 饮食习惯很关键,全民养老模式多

  人们的确越来越注意养生保健了。网络上有一篇文章被很多人分享,是在对世界25个国家、61个长寿地区的考察基础上,总结出的饮食生活健康十大条件,除后两条说的是心态,前8条容易让人想到“病出口入”这句至理——

  “少吃盐,少吃脂肪高的食物,多吃蔬菜与水果,多吃乳制品,多吃鱼类与大豆制品,很多人在一起热闹地用餐,食材均衡,每天有一顿吃饱吃好,心态上相信自己可以长寿,对生活抱有乐观态度”。

  而在实际生活中,在老年人自己重视饮食健康的同时,大庆还为老年人创造了健康长寿的养老保障。市民政局副调研员孟小波说,10年前我市启动社会养老服务工作,如今已形成“以社区组织为依托、以居家养老为核心、以专业服务为主体”的大庆养老模式。

  数据显示,目前全市有公办养老机构2所、民办养老机构67所、医养结合机构4所、农村敬老院27所、老年日间照料室98个。通过政府埋单,企业服务的方式,2800多家企业为老年人提供超市、餐饮、洗浴、理发、粮油等服务,形成“15分钟助老服务圈”……大庆正从“老有所养”向“老有颐养”时代过渡。

  相信在未来,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释放,大庆宜居宜业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,大庆人均预期寿命还会有提升空间。



关键词:
免责声明: 本网站资讯内容,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企业机构,属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 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